显示标签为“砂拉越”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砂拉越”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13年2月3日星期日

砂拉越:山都望渔村——Santubong


山都望渔村
山都望渔村距离古晋大约32公里,位于山都望山的山脚下,是一个风景秀丽、环境优雅的小渔村,是一个适合休闲旅游的小村庄,在古晋搭乘快艇或出租车就可以抵达这里。
山都望山
山都望渔村有非常漂亮的海滩,它是砂拉越最优美的海滨度假胜地之一,面向南中国海,深蓝色的海水,背隔高山茂密的丛林,使它自然地成为顶尖的休闲地带。著名的达迈假日度假村、达迈水上乐园度假村及山都望度假村,皆提供内陆及海上游览活动的各项设备。
达迈假日度假村
除了作为休闲之外,山都望也深具历史价值,许多重要的考古文物资料皆在这里被挖掘到。古代印度及佛教的石雕及石碑常在山都望的三角洲处被发现。

在唐朝及宋朝时期,即公元9世纪至13世纪,山都望是个著名的商业中心,有政府的渡假屋可供住宿之用,不过,必须提早向古晋区政府办事处预约。来到了小渔村不仅可以感受到浓厚的渔乡文化,还可以看到当地的手工艺品,尝到新鲜的海鲜和特色小吃,欣赏到迷人的舞蹈表演,可谓一举多得。

2013年2月1日星期五

砂拉越:砂拉越文化村——Sarawak Culture Village


砂拉越文化村
砂拉越文化村坐落于山达迈海边,是一个由茂密森林开辟而成的旅游胜地。占地大约17英亩。文化村内的7间民族传统屋被绿意盎然的森林所围绕,俨然一座“活博物馆”。

文化村内有许多模仿州内各族的传统手艺雕刻品外,最令人注目的便是7间砂拉越各民族的传统屋:比达雅族(Bidaya)长屋、伊班族(Iban)长屋、本南族(Penan)舍、内陆民族(Orang Ulu)长屋、马兰诺族(Melanau)高脚屋、马来(Malay)屋和华人(Chinese)农家。每间都是依据个别民族的传统建筑风格而建。
砂拉越各族传统建筑
除了传统房屋,砂拉越文化村最受欢迎的是它每天两场、每场45 分钟的文化表演,包括传统民族舞蹈、射艺表演等。
文化表演

2013年1月31日星期四

砂拉越:尼亚国家公园——Niah National Park


尼亚洞穴
尼亚国家公园是由 3103 公顷的森林与石灰石所组成,原来开辟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珍贵的尼亚洞穴,因早期被发现其为原始人居住地而闻名。尼亚洞穴是公园里最主要的旅游景点,占地 11 公顷,足有 13 个足球场那么大。此外,栖息在洞穴里的成千上万只蝙蝠与褐雨燕使得洞穴备受人注目。在 1950 年代中期,考古学家在洞穴里发现了 4 万年前居住于此的 HOMO SAPIENS 的头颅骨。
HOMO SAPIENS 的头颅骨
岩壁上的壁画显示这些古老的部族拥有其独特的文化和信仰。他们将亡故的族人安置在葬船上,让其顺水漂流而下。 18 世纪时,卑南族再次发现了洞穴,并在洞穴的顶端找到可食用的燕窝。燕窝一直是东方人非常珍贵的一种食品,如今,一些敏捷的采集者仍在搜寻这些鸟巢,他们爬在细长的竹竿上,竹竿一直从洞穴地面延伸到拱形的洞穴顶端。
通往洞穴的支架
要到洞穴一游必须走上一座围着栏杆的吊起的支架,整段路程约有 4 公里长,天气晴朗时须时 45 分钟至一个钟头方可抵达。

从美里或明都鲁出发经由陆路可以抵达尼亚洞穴。从美里启程须时 2 小时,从民都鲁启程则须 3 小时,即可抵达 PENGKALAN BATU 的公园总部。接着再走上 45 分钟的吊架,抵达洞穴入口处。
尼亚国家公园总部

砂拉越:玛哲丽达古堡——Fort Margherita

玛哲丽达古堡
 玛哲丽达古堡是一座坐落在砂拉越河北面,于1879年由当代砂拉越州第二任白王拉惹查利布克(Rajah Charles Brooke)命令下建造的一座白色古堡。古堡的名字取自拉惹的妻子——Ramme Margherita。
拉惹查利布克
这座古堡建在一座小山上,可俯瞰砂拉越河,监视出入河口的船只,保护着对港快速成长的砂拉越首府——古晋。
战略性的地理位置
三层楼高的塔楼包含了顶部的监视台、被顶端镶满玻璃碎片高墙包围着的庭院以及大炮发射的出口——木制窗口。以前英军都会在这庭院处决犯人,直至到第二世界大战的日治时代,日本人也在这处决过很多人。因此,本地人依然相信以前被处决的亡魂依然存在着。
塔楼

2012年11月17日星期六

丰收节——砂拉越

Gawai Dayak


在连续好几天的达雅丰收节(Gawai Dayak)期间,砂拉越到处弥漫着一股节庆氛围。达雅是个广泛的名词,涵盖的马来西亚原住民族群包括伊班、毕达友、加央、肯雅、加拉毕与姆律族(Iban, Bidayuh, Kayan, Kenyah, Kelabit, Murut)。这些族群一度是猎头族,让外籍商人闻风丧胆。猎头已经成为历史;现今的原住民最多在庆祝稻米丰收的节庆,斩掉鸡畜的头祭神而已。
曾经的猎头族,一些村落仍把先人留下人头骨保存着

庆祝丰收节的传统由来已久,却直至1965年才被列为节庆假日。在这之前,英殖民政府只避重就轻地将6月1日列为“砂拉越日",直到砂拉越独立后,才被正名为达雅丰收节。

丰收节从每年的5月31日傍晚开始,乡间举行的节庆仪式“Muai Antu Rua”,通常不对外人开放。仪式旨在驱逐贪婪邪灵。

日落时分,主祭司杀鸡祭神,感谢丰收之神,并祈求来年同样丰收。过后,族人群聚晚宴,传统佳肴包括竹筒饭及由椰汁制成的甜糕。午夜零时,是迎接友善神明的仪式“Ngalu Petara"。之后,主祭司举起传统酿制的Tuak米酒,祈愿长寿。节庆由此进入狂欢状态,族人唱歌跳舞并畅饮至天明。伊班人会跳起丰收舞,此舞蹈是由一名壮汉和两三名少女合跳。舞蹈的高潮是壮汉用牙齿咬起十多公斤的木臼然后舞动。
丰收舞

隔天,即6月1日,游客受邀到长屋参与其盛。每一栋长屋的欢庆活动都不同,有的会让游客尝试使用传统的喷筒武器,或观看斗鸡。不过,每一栋长屋都必定会以一种奇烈的自酿米酒来招呼到访的游客。你要不干杯,要不找机会悄悄倒掉,拒绝可是不礼貌的。

长屋在丰收节期间开放参观,让游客一窥砂拉越原住民的日常起居。游客也会受邀穿上五彩缤纷的传统服饰拍照留念、一起跳传统舞蹈,当然少不了各种美味的传统饮食。

尽管全砂都有庆祝丰收节,不过,州首府古晋市周遭,才是感染节庆气氛的最佳地点。砂拉越文化村,即世界热带雨林音乐节的举办地点,就是个最热门也是最方便游客亲临其盛的所在。

另一个较具探险性质的方式是:从诗巫市溯河而上,抵达加帛(Kapit)村,经古晋旅行社安排,前往参观当地传统长屋。一栋长屋可以收容多达30个家庭。当然,现今许多原住民都不住在长屋里了,年轻人多搬迁到城里工作;一些基督徒原住民则选择在丰收节时到教堂弥撒,并到餐厅吃喝庆祝,一切都已经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