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标签为“古迹”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古迹”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13年1月31日星期四

砂拉越:玛哲丽达古堡——Fort Margherita

玛哲丽达古堡
 玛哲丽达古堡是一座坐落在砂拉越河北面,于1879年由当代砂拉越州第二任白王拉惹查利布克(Rajah Charles Brooke)命令下建造的一座白色古堡。古堡的名字取自拉惹的妻子——Ramme Margherita。
拉惹查利布克
这座古堡建在一座小山上,可俯瞰砂拉越河,监视出入河口的船只,保护着对港快速成长的砂拉越首府——古晋。
战略性的地理位置
三层楼高的塔楼包含了顶部的监视台、被顶端镶满玻璃碎片高墙包围着的庭院以及大炮发射的出口——木制窗口。以前英军都会在这庭院处决犯人,直至到第二世界大战的日治时代,日本人也在这处决过很多人。因此,本地人依然相信以前被处决的亡魂依然存在着。
塔楼

2013年1月17日星期四

槟城:孙中山纪念馆——Sun Yat-Sen Memorial Centre Penang


孙中山纪念馆
槟城是孙中山在海外革命事业的根据地之一,他曾在槟城住过,与槟城结下深厚情缘。当年他将南洋同盟会指挥中心迁到槟城,向外募捐搞革命。 「黄花岗起义」正是在槟城策动。
孙中山
孙中山是在20世纪初数度到槟城发动起义运动,位于乔治市中心中路65号的阅书报社,是他频密逗留的重要地点之一。孙中山在槟城商议发动革命运动的历史性建筑物阅书报社,将改为“孙中山博物馆”,同时做为槟城旅游新景点。

依据记载,1905年孙中山到槟城的第一次有记录演讲,就是在槟城阅书报社;这里也是他组织同盟会及认识槟城两名重要支持者吴世荣及黄金庆的地方。 1908年,孙中山发表历史性的演说“满清不倒,中国势必再亡”,同样是在阅书报社。

孙中山先生于一九零八年创办了槟城阅书报社,号召了许多忠贞不渝的支持者,为一个自由的新中国而奋斗。经过了将近百年岁月的洗礼,今天的槟城阅书报社屹立不倒,站在捍卫历史的岗位,继续作为父老先贤曾经为拯救中国的革命事业“抛头颅,潇热血”的见证人。
她也同时继续为社区贡献力量,打造一个更美好的明天。

孙中山先生纪念馆一旦完整落成,孙中山先生纪念馆将成为一座生气勃勃的历史机构。它以利惠社区为本,必将崛起为本区域的文化,艺术和表演中心,成为一个提倡和发扬文艺的活跃舞台。
生动蜡像馆
除了展示历史文物的空间,譬如记载孙中山先生槟城六年行踪,专题时光隧道,重演庇能会议生动蜡像馆,以及纪念槟城阅书报社和光华日报大事记的纪念堂,纪念馆也开放给公众,让他们享受和使用这里的生活文化资源。

这些设备和资源包括一间图书馆,研究中心和一间演讲堂,以及一间充作书法和绘画教学的文化中心。

此外,另有空间作为音乐,歌唱,舞蹈和武术的培训场地。


槟城-改变中国的历史

槟城在改变中国历史方面扮演着重大的角色,可是却一直没有被史学家详细的记载辑录,或者轻轻一笔带过。

住在槟城的华侨曾经积极协助孙中山先生搞革命。槟城的先辈在最后的两场战役立下汗马功劳,推翻了腐败的满清政府,建立了新中国。
遗憾的是,这段义举却鲜为人知。

随着第九次起义失败,孙中山先生与其他革命同志前来槟城养精蓄锐,等待再举的时机。

他们在一九一零年十一月十二日,假柑仔园404号召开战略会议,策划一场决定性的起义。隔天,孙中山先生于打铜仔街一二零号召开了另一场庇能会议,并与会议中心沉痛地诉求槟榔岛同胞给予革命事业最后一次的资助,
并成功说服大家继续支持革命起义。

当时的槟城同胞纷纷慷慨解囊,筹集了高达八千元的经费。槟城人的义举无疑为整个革命事业打了一支强心针,使孙中山先生得以继续在海外筹集经费,进行革命起义。

“有志者,事竟成”,孙中山先生在庇能会议之后回到广州,展开了“惊天动地,而泣鬼神”的黄花岗之役,几是​​第十次起义,也就是第二次广州起义。这次起义影响深远,为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的武昌起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槟城的确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可是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却没有被史学家详细地记载辑录,结果被紧接而至的历史大事所淹没,最终在时间的长河里慢慢地被世人所遗忘!

孙中山先生纪念馆的建立,有望还原历史的真相。透过历史图片,真迹和各种历史文献的展现,后人将有机会从温历史,了解槟城在过去原来有过这么一段辉煌的史实,进而对自己的先辈和乡土,有着一份更深的景仰和尊崇。

2012年12月13日星期四

槟城:槟城钟楼——Queen Victoria Memorial Clock Tower


旧关仔角钟楼
莱特街的街头,起自土库街、炮台路、King Edward Place的十字路口,也是旧关仔角钟楼和圆环的所在地。旧关仔角钟楼,并非许多人认为中的非常古老。它其实是20世纪初的1902年才建立起来。
维多利亚女王
 1897年适逢英女王维多利亚登基之60周年,各英殖民地皆举行盛大的钻禧纪念庆典。为了永久纪念,当地政府特示意槟城富绅郑景贵和谢增煜,建大钟楼一座。

而48岁的百万富翁谢增煜来个自请独承。唯这件事却拖到1900年才签合约,将耗资3万5千元的钟楼於1902年建竣并交给地方政府时,维多利亚女皇已逝世了。.
谢增煜
谢增煜太平局绅乃巨贾胡泰兴太平局绅的女婿,不仅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槟榔屿富豪,大园主,还练得一手好书法,以“臂窠大字”著名。可惜钟楼没留下他的手迹,而只是刻印著英文字体,“This Clock Tower was Presented to Penang by Cheah Chen Gok Gsyn is commemoration of her Mejasty Queen Victoria\'s,意此钟楼为谢增煜赠与槟城,以志维多利亚女王登基钻禧纪念──1837-1897”。

钟楼高60英尺,象徵维多利亚女王在位60年。钟塔外观分为4层,每一层有不同的立面处理,并逐层缩小平面。地面底座是个八角形平面。朝土库街的那面为正方,门口有个八字开阶梯。第二层实为两楼,中间四面皆凸半圆露台,台底收锥形,窗头设马蹄拱。第三层亦是四方形四面各设一面大时钟。顶屋重复八角平面,由八根短柱撑顶一个底盘出檐的大葱顶。

这殖民地──蒙兀儿(Colonial-Mogul)或“Raj”式样显然受到当时吉隆坡政府大厦如高等法庭(The Sultan Abdul Samad Building)建筑的影响。那是一种试图将印度回教建筑与欧洲古典建筑结合,以便体现回教地域政治的色彩,不过槟城的公共建筑物就只一列。其他还是走新古典主义路线。
印度回教建筑与欧洲古典建筑的结合体
 由於钟楼的造形别致,独然矗立,又与四周如炮台、政府机关大楼构成优美的都市景观,自建成後不只成为乔治市的地标之一,更是明信片最受宠爱摄取的景物。唯战後周遭的改变使它渐失色。80年代一栋马来商会大楼庞然大物一盖,钟楼便被比矮成微物了。

2012年12月9日星期日

槟城:小印度——Little India


小印度街景
槟城小印度位于乔治市的东北端,是“皇后街”(Queen Street)和“皇帝街”(King Street)挨着“吉宁仔街”(Chulia Street Ghaut)的一段路,这里原是中国移民聚居区,三、四十年前还算是唐人街的一部分。后来随着华人迁移,印度的商人及劳动力不断在此地移居生根,渐渐形成印裔商业与宗教活动社群,成为今日的小印度。

印度族裔的马来西亚人,仍旧保存着传统的文化。走进小印度,听觉、嗅觉和视觉会强烈感觉到周遭的文化情调骤然转变了,音像制品店的震耳欲聋的印度歌曲在空中荡漾,一股股剌鼻檀香和浓浓椰油气息的“印度香水”四溢而来,人群拥挤嘈杂,怪怪的印度英语、华语,街边小铺里站着店东和伙计,五顏六色的屠妖节装饰品和香料、甜品、糕点、服装、珠宝、传统工艺品、茶叶、鲜花等印度服饰和土产,还有沙丽丝绸的鲜艳夺目的色彩,小饰物、雕塑、银器,铜器和传统金首饰的闪光亮丽,各色各样巧精致的纪念品,会令你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让您爱不释手。这里还有许多印度快餐店, 还有很多薄饼甜点店、手饰金铺、日用杂货铺。
售卖鲜花的小摊
这里的路边摊、素食餐馆和甜品店很整洁,入乡随俗,跟着当地人一起吃,并学习用右手抓饭吃,品尝一杯香浓的拉茶,享受那种真实的感觉。印度食物与宗教不可分割,印度虔诚的佛教徒和印度教徒都是素食主义者,素食文化是印度饮食文化中最基本的特色。印度饼放在铁盘上,搭配着印度豆子和蔬菜咖喱酱,看起来十分的干净和美味。印度民族众多,而小印度里包含了来自印度四面八方的美食,光是咖喱就有数十种的煮法,而近百种印度甜品、零食和糕点就等你慢慢品尝了。
形形色色的印度糕点
在小印度的店铺,包括首饰店、缝纫店,看到的都是男伙计,个个浓眉大眼,很绅士。 也许是因为槟城小姐的冠军出于印裔,所以槟城印度女孩便像小印度一样闻名。在小印度印度女性传统打扮很有个性,她们包在鲜艳纱丽下深邃的脸庞、额头点朱砂以及婀娜的身影,倒更引人注目。印度女性出门不带首饰,会被认为是没有礼貌的表现。所以你见到的印度女性,走在街上,都是全身都是金光闪闪金银饰品,手上十几个金属手鐲敲击会发出悦耳声响。在各种材质的首饰中,她们最青睐黄金首饰。印度金首饰设计注重花样,图案复杂,而且花形硕大,首飾的式样华丽但不俗气。

2012年12月8日星期六

槟城:姓氏桥——Clan Jety


姓氏桥
“姓氏桥(Clan Jetty)”并非什么桥梁,而是建于海上的木屋,桥是这里唯一的交通要道,它将房屋贯穿起来,并与陆地衔接。桥是这种渔民住家的枢纽,起重要的作用,因此得名。

“姓氏桥”位于槟城渡轮码头不远处,住的都是水上人,他们的屋子建在海上,房屋都搭盖在海上,底部用桩柱支撑,并用木板铺设成桥樑作为村里的街道与陆地相连,最长的木桥向海延伸约500米,有些则较短,左右建满了木屋。由于是同姓者同住一桥,所以分有姓王桥、姓林桥、姓周桥、姓陈桥、姓李桥、杂姓桥及姓杨桥,就像中国同姓村的木桥版本,同姓聚居。这些桥民的祖籍大多数是福建同安县,除了姓郭桥来自惠安县。
木桥与两旁的木屋
据记载,十九世纪中期欧洲人来槟榔屿后,华人的角色有了变化。随着商业法律与契约制度的输入,一部分华人成为最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商人”。这期间大部分华人不是以与传统告别的姿态走入近代市场经济的,相反,他们守住了中华文化中能够带来温暖与和谐的种种根性,并延绵至今。在槟榔屿大吨位港口时代未到来之前,姓氏桥承担着处理货物吞吐的重任,成为国际资本主义商贸体系的前沿端口。带有姓氏特点“码头运输公司”在扩大劳动力方面,都是从中国故乡输入同姓族人,使“公司”保持着故乡宗族村落的原样。

这些共有一个姓氏的宗族乡亲,沿着吞吐货物的栈桥搭建起自己的水上村舍,栈桥于是又成了村中的主街。最前卫的和最传统的零距离共处,这就是华人先辈们参与全球化的个性化方式。“姓氏桥”记载着南洋华人的祖先在19世纪远渡槟城,重新扎根及生活的地方。这里可以看到华人祖先当时努力奋斗、辛苦保留的建筑。
姓周桥
在姓氏桥中,以姓周桥的规模最大,建有70户住家,居民约千人,桥民原乡在福建省泉州同安县杏林社。桥上看起来似乎只有一个走道,其实在走道旁还有一些分叉路,走进去出现在你面前的又是另一道风景。200年的开发,让桥的结构变得极其复杂,是表面看不到,也想象不到的。木板走道相当阔大,左右建满了木屋,每一间木屋的结构很紧凑,堂屋、灶房、餐厅、卧室,亦有一些小商店,如杂货店的,方便居民日常生活所需。

沿着木板徒步到桥的尾端,桥尾有一间褐色的方形小建筑,槟城的海岸线映入眼帘,桥下停泊了十多艘小渔船,陆续还有一些从海中趁着夕照回来的。这画面很有诗意。桥头大榕树旁建了一间颇华丽的“朝元宫”,供奉保生大帝。四条青龙盘踞柱上,建筑以浅蓝、青色与枣红色为主调。姓周桥社群的凝聚力很强,尤其每年新春初九天公诞,几乎所有桥民都会动员来大肆庆祝,其共同拜祭的祭品长达数十张桌子,长长的祭品旁还有舞狮、舞龙来助兴,烟花炮竹更不能少,它是槟城旅游重头庆典节目之一。
木桥尾端停泊的渔船
“姓氏桥”展现的淳朴风貌,数十年不变,带有怀旧气息。经过几代人的演变,这些气势非凡的公司和会馆成了今日槟城独有的文化与建筑遗产,不少也开放给游客参观,让人们了解到宗族在华人社区的重要性。

小小桥村宁静非常。不少住户敞开大门,几位阿嬷赤足坐在自家门前乘凉。对我们这群观光客早已习以为常,每每我们举起镜头为他们拍照时,他们都会很配合,脸上露出微笑。是的,这里的桥民依然保持着如昔日的生活作息,海上人家的豪爽和热情依然可以从他们身上散发出来。

到槟城旅游,当看到槟城的姓氏桥时,不管怎样,你也会想知道和了解一下,究竟这是怎样的一个地方。“姓氏桥”也曾多次面对被拆的危机,最后在村民抗议声中被中止。现在“姓氏桥”变得特别珍贵,因此都列入世界遗产范围内,以更完善的制度好好保存下来。

2012年12月6日星期四

槟城:康华利斯堡——Fort Cornwallis

康华利斯堡
槟城人形容槟城州的形状像是一只乌龟,康华利斯堡(Fort Cornwallis)就在乌龟右掌的尖端,建于 1808 年,为纪念1786年槟城的建立者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法兰斯船长莱特上校踏上槟城的地方。因此在碉堡的入口,就设立的一座雕像来纪念他。古堡围墙高大,与中国海口的秀英炮台很相似,也具有一样的防御功能。康华利斯堡大炮指向马六甲,是当时重要的军事御要塞,这是因为这里可以俯瞰槟城北部的海域,也可以控制东部海滨的活动。此处还设有一座船桅形的高大灯塔,可以为夜间过往船只导航。
英国军队遗留的大炮
这座城堡原先是采用木制材料,后来于 1808 年至 1810 年间英国殖民政府利用囚犯的劳力,将它改建为一座石堡。这里展示了几尊大炮,这些大炮是荷兰人所设置的,曾经被海盗掠夺,不过后来成功被找回。堡内有一尊荷兰古炮,当地人叫它斯里南眉(Seri Rambai)大炮,是荷兰人在1606年造好该炮后送给柔佛州的苏丹,想借此讨好他以便过路攻下马六甲,但是苏丹不为所动。荷兰人直到1641年才攻入,而这支大炮从来没有使用过,因此这门大炮也被视为皇族忠诚的象征。后来落在亚齐人手中,再辗转于海盗之手。该炮曾一度因为战争沉没海底,东印度公司想尽办法打捞都未成功。后来一位马来土著自告奋勇下水打捞终于使得大炮重见天日。他要求在大炮上刻上可兰经经文,与东印度公司的标志并列。
斯里南眉大炮
传闻该炮有神奇力量,可以“祈子”,想生男孩就摸炮尾,想生女孩就摸炮口,于是吸引了许多妇女前来烧香献花。现在已经禁止该活动。Seri Rambai与其它已经生锈的铁炮相比,这门青铜制造的大炮炮身仍然闪闪发光,在碉堡所有铁炮之上的最高处,面对着一望无际的海港,就像一位将军带领着士兵永远驻守。大炮之下的火药库是一间小小的博物馆,简单介绍城堡及槟城的历史。这座古堡只剩外面的一面墙,里面则是一座公园,还有售卖纪念品的商店、圆形剧场及食物档口等。现今它也是个露天表演场、历史展览馆、艺术品陈列中心与手工艺品中心等。

2012年12月2日星期日

槟城:龙山堂邱公司——Khoo Kongsi


龙山堂邱公司
龙山堂邱公司(Khoo Kongsi)建于西元1835年,是来自中国沿海省的邱氏家族耗了8年时间修建这座祠堂,目的是促进在槟城邱氏家族的联系及福利。四周均有房屋围绕,从马路上其实不太容易发觉,它是全槟城历史最悠久的华人祠堂,西元1906年修建时,特别从中国请来工匠及购买许多材料,耗时八年完成修复。占地一千平方公里的邱氏宗祠经过中国名将的精心雕琢,使其金碧辉煌、瑰丽显目。这里除了有红瓦雕塑,且有惟妙惟肖的石狮龙柱。而祠堂中更有许多中国神话故事的雕刻,令人叹为观止。此建筑物为古老中国式,仿清朝宫殿而立。
 
龙山堂邱公司位于乔治市西南边,由Lebuh Cannon、Lebuh Armenian、Lebuh Pantai、Lebuh Acheh 等街所环绕,核心建筑隐身于一大片两层式排屋之间,包含主体祠堂、花岗石广场、及祠堂对面的戏台(演戏酬神之用),平时参观的入口位于Lebuh Cannon 上,但是必须进入巷弄后,才得以窥见它的面貌。

主体祠堂与戏台之间的花岗岩广场,在农历春节期间,槟州政府也会在此举办相关的新年庙会活动与表演, 平时也开放游客参观,管理员会给你一张识别贴纸(表示已付门票)、一份简介、还有一份明信片。 主体的祠堂是两层式建筑,外观有华丽的剪黏与雕刻,上层是祠堂的空间,下层则展示一些关于邱公司的发展与历史。
华丽的剪黏与雕刻
祠堂又可分为三部份:中间的正顺宫大厅供奉的是大使爷,右方的诒谷堂供奉邱氏历代牌位,墙上还有许多的金匾额, 左边的厅堂则是供奉大伯公;各厅堂保存了原有的文物,外墙也雕有二十四孝的石刻图案。
二十四孝的石刻图案
正厅前方的柱旁有左右两尊石刻的锡克教印度人雕像,头上包有头巾,手里还拿着枪枝,
这是因为早期英国殖民时期,殖民政府从印度输入许多劳工来担任警卫的工作,由于这个原因,当年在修建时,便设置了这两尊雕像,以用来守卫龙山堂邱公司,有点类似门神
锡克教印度警卫

2012年12月1日星期六

槟城:侨生纪念馆——Pinang Peranakan Mansion


侨生纪念馆
早年移居槟城的华侨,除了留下华丽的大宅,也带来了所谓峇峇娘惹文化,当时的华人(多以福建、广东为主)来到南洋一带谋生,跟当地马拉女子结婚生下的儿女。华人移民南洋与当地妇女通婚的后代,男的称为峇峇),女的称为娘惹(Nyonya)。娘惹在延续中华民族古老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又加入了很多马来等地的文化特色,形成了独特的娘惹文化。娘惹马来语、娘惹服饰、娘惹珠绣、娘惹餐具、娘惹菜肴等等,可说是马来西亚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些华侨第二代活在两族之间,加上英国殖民统治的影响,产生​​出一种独特的文化来。
娘惹服饰
侨生纪念馆前身是郑景贵的豪宅“海记栈”,建于一八九四年,内里的装饰摆设用品,可说得上将娘惹文化精简浓缩。郑景贵其人在历史上很有名望,原名嗣文,号慎之,祖籍广东增城。其父亲早年越洋到马来西亚谋生。1841年郑景贵俸母命前往马来西亚寻父,在霹雳州找到事业已相当发达的父亲,后随父经营工商业,以其机敏勤劳取得成就,投资开采锡矿,成为锡矿业头子,跻身富商行列。
郑景贵
马来西亚产锡中心拿律的两个主要矿产区吉连色和新吉连,民族间、帮派间挟械仇杀历十余年而不能息,郑景贵以其至深资望,努力斡旋,调和两派矛盾,群众得以安居乐业,推动了矿业的发展。他身居异域,常见义勇为,遇有华侨受欺凌,即挺身而出,解困扶难。他倡建增龙会馆,团结侨胞,维护合法权益;又兴办华侨学校,培育人才,弘扬祖国文化,深得侨胞爱戴,被推为华侨领袖之一。

1877年获封为霹雳州的“甲必丹”武官职衔,协办华侨事务。家财万贯的郑景贵不忘回馈,建立祠堂保留传统中国礼俗,兴建私塾教育子弟。同治九年(1870)直隶大水灾,景贵以其母亲赖太夫人名义捐巨款赈济。李鸿章上报朝廷褒扬其义举,赐“急公好义”牌匾于其故里。光绪十一年(1885),法国殖民军侵犯南疆,景贵捐巨款支持抗法斗争,朝廷以其赤诚爱国,赏赐他及妻子林氏夫人以二品荣誉官衔并封赠三代,授其子锡仁为郎中,锡圣为员外郎。景贵常回乡省母,必捐资修桥整路,赈灾恤贫,兴办教育,曾出资建增江书院,为县学捐进庠册金(奖学金)。慎之家塾是景贵出资兴建的为其子孙后代而设的学塾。郑景贵的三子-郑太平于1921年封为甲必丹,他也是霹雳州最后一任甲必丹。郑景贵的影响力也不容小看,槟城共有两条街是以他的名字来命名,一个是JALAN AH QUEE 亚贵街,一个是Lebuh Keng Kwee景贵街。

这栋有百年历史的郑景贵故宅经过多年的空置、风雨和岁月的侵蚀,一群致力保留槟城古蹟与娘惹文化的有志人士,经过努力,这栋百年古宅终于在2004年重现当年风华,现在的娘惹文物馆展示上千件峇峇娘惹名贵古董和珍藏品,我们可以在文物馆内体验当时峇峇惹富裕人家生活。
峇峇娘惹名贵古董和珍藏品
这座曾命名为“海记栈”的豪华大宅,是一座混合了多项建筑风格与设计的古董博物馆;这里也曾是甲必丹郑景贵的私宅和办公楼。他虽不是一名“峇峇”,但这座华人的四合院建造的更像一座典型的“峇峇娘惹”大宅;混合了华族的精致木雕手艺、英化的地砖和苏格兰化的铸铁雕塑。
侨生纪念馆内院
郑家古宅内有个小广场,可以用来办餐会。一楼大厅除了有中国风家具,还搭配西洋风的锻铁凋柱与楼梯栏杆,展现典型的峇峇娘惹奢华风格和深受欧洲影响的生活品味。二楼餐厅看到明显东西文化交融,中国来的磁器、丝绸,欧洲来的餐具、烛台、橱柜全都放在精緻的餐厅内。古宅宗祠堂,目前供奉历代郑家先祖。当时郑景贵请中国来的工匠师傅将中国传统戏剧凋刻在樑柱上,访客可以耐心抬头看看每一根樑柱诉说的不同故事。
精致的内厅
古宅展示多件当时有钱峇峇娘惹使用的精美餐具,有清朝的磁器,也有欧洲来的磁器。娘惹服饰最能展现中国与马来文化融合的美感,蕾丝、绣花、薄纱、串珠、绣花鞋等都展现出娘惹女性的美。金碧辉煌的主卧房,中国风的家具搭配细腻的金刻,果然是富豪人家的卧室。

娘惹文化融合大量中国元素的文化,既有马来族文化影响,如膳食、衣饰、语言等也有华人传统如:信仰、名字、种族等,形成独有的综合文化。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航空空姐身上穿的制服,就是娘惹女装。
新航空姐穿的娘惹制服
娘惹菜经典——“叻沙”(Laksa),红遍整个东南亚的马来西亚美食。叻沙以香料、药材、虾米、椰浆和辣椒调制,类似咖喱的浆汤,配以米粉、面条,再佐上鱼饼、鲜虾等佐料。每尝这美食,都能勾起对南洋异域风情的想象。
叻沙
不过现在,一位马来西亚华人娶了一位马来人为妻,他们的儿子也不是峇峇娘惹,是混血儿。

槟城:张弼士故居——Cheong Fatt Tze Mansion


张弼士故居
张弼士故居也被称为“蓝屋”,占地五万三千平方英尺,建筑面积三万四千平方英尺。总共有三十八个房间、五个天井、七个楼梯、两百二十扇窗户。从1995年开始,它就不停的拿到许多建筑的奖项,因为它还除了大之外,还保有的许多清朝时期的豪华建筑风格、融入了维多利亚式的雕花与栏杆。加上现代风格的彩绘玻璃、以及英国风的地砖,让这一间屋子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
张弼士故居独特的建筑风格
张弼士在1893年被清朝委任为槟榔屿领事官。并在隔年升任为新加坡总领事,负责槟城、马六甲以及附近的英属殖民地。 “蓝屋”在1897年开始动工,花费了七年的时间才完成。在“蓝屋”完成之时,张弼士也已经升到了商务考察大臣的职位。然后在一次晋见光绪皇帝之后,被赋予了列为二品官员的职位。

张弼士(1841-1916)中国广东的客家人氏。在十六岁的那一年,只身前往印尼的雅加达谋生。一开始在一家米店打杂,然后转到一间纸行当行员。由于其做事认真诚恳的态度,加上为人聪明又忠厚诚实,因此纸行的老板非常的欣赏他,并且将其唯一的独身女嫁给张弼士。
张弼士
几年后,当这位老板去世之后,张弼士以这一间纸行为本。在短短的三十年多间,创立了他远洋航运、矿产、种植、酿酒以及银行业。以酒、药材、丝绸、茶、锡矿、橡胶、椰子、咖啡、胡椒、鸦片等等物品的买卖。成为了南洋首富,纽约日报还因此给予了他“中国的洛克斐勒”之称。由于他是第一个在中国栽种并且制造葡萄酒的人,同时也有“中国葡萄酒之父”的美称。

张弼士名义上有七个老婆。居住在这一间“蓝屋”并且掌权的则是同样是客家人的第七个老婆。据说,张弼士在他72岁的时候娶了这一位只有22岁的老婆,并在两年后生下他最受宠爱的第八个儿子。 (根据记载,张弼士在名义上有八个儿子、六个女儿)

为了确保他心爱的第八个儿子有个永​​远的家,张弼士找了律师立下了遗嘱,并到英国的法院去宣布,这一间蓝屋在他儿子有生之年,不可以更换所有权人。在同时,他也留下了传说可以让他八代子孙可以不愁吃穿的遗产。所以居住这一间屋子里的人从来不曾做过任何工作,只靠着吃遗产过活。
当张弼士的儿子在1991年过世的前六个月,张弼士的孙子们就开始找买主。并且在张弼士的第八个儿子过世的那一天,将这一间“蓝屋”给易主。也让这间屋子就成为“富不过三代”的最佳见证。由于在卖这一间“蓝屋”的时候,张弼士的后人已经穷到可以说是什么都没有了,因此买主们花了三年多的时间将房屋整修让其恢复成原有的面貌,并在1995年的时候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