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8日星期六

槟城:姓氏桥——Clan Jety


姓氏桥
“姓氏桥(Clan Jetty)”并非什么桥梁,而是建于海上的木屋,桥是这里唯一的交通要道,它将房屋贯穿起来,并与陆地衔接。桥是这种渔民住家的枢纽,起重要的作用,因此得名。

“姓氏桥”位于槟城渡轮码头不远处,住的都是水上人,他们的屋子建在海上,房屋都搭盖在海上,底部用桩柱支撑,并用木板铺设成桥樑作为村里的街道与陆地相连,最长的木桥向海延伸约500米,有些则较短,左右建满了木屋。由于是同姓者同住一桥,所以分有姓王桥、姓林桥、姓周桥、姓陈桥、姓李桥、杂姓桥及姓杨桥,就像中国同姓村的木桥版本,同姓聚居。这些桥民的祖籍大多数是福建同安县,除了姓郭桥来自惠安县。
木桥与两旁的木屋
据记载,十九世纪中期欧洲人来槟榔屿后,华人的角色有了变化。随着商业法律与契约制度的输入,一部分华人成为最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商人”。这期间大部分华人不是以与传统告别的姿态走入近代市场经济的,相反,他们守住了中华文化中能够带来温暖与和谐的种种根性,并延绵至今。在槟榔屿大吨位港口时代未到来之前,姓氏桥承担着处理货物吞吐的重任,成为国际资本主义商贸体系的前沿端口。带有姓氏特点“码头运输公司”在扩大劳动力方面,都是从中国故乡输入同姓族人,使“公司”保持着故乡宗族村落的原样。

这些共有一个姓氏的宗族乡亲,沿着吞吐货物的栈桥搭建起自己的水上村舍,栈桥于是又成了村中的主街。最前卫的和最传统的零距离共处,这就是华人先辈们参与全球化的个性化方式。“姓氏桥”记载着南洋华人的祖先在19世纪远渡槟城,重新扎根及生活的地方。这里可以看到华人祖先当时努力奋斗、辛苦保留的建筑。
姓周桥
在姓氏桥中,以姓周桥的规模最大,建有70户住家,居民约千人,桥民原乡在福建省泉州同安县杏林社。桥上看起来似乎只有一个走道,其实在走道旁还有一些分叉路,走进去出现在你面前的又是另一道风景。200年的开发,让桥的结构变得极其复杂,是表面看不到,也想象不到的。木板走道相当阔大,左右建满了木屋,每一间木屋的结构很紧凑,堂屋、灶房、餐厅、卧室,亦有一些小商店,如杂货店的,方便居民日常生活所需。

沿着木板徒步到桥的尾端,桥尾有一间褐色的方形小建筑,槟城的海岸线映入眼帘,桥下停泊了十多艘小渔船,陆续还有一些从海中趁着夕照回来的。这画面很有诗意。桥头大榕树旁建了一间颇华丽的“朝元宫”,供奉保生大帝。四条青龙盘踞柱上,建筑以浅蓝、青色与枣红色为主调。姓周桥社群的凝聚力很强,尤其每年新春初九天公诞,几乎所有桥民都会动员来大肆庆祝,其共同拜祭的祭品长达数十张桌子,长长的祭品旁还有舞狮、舞龙来助兴,烟花炮竹更不能少,它是槟城旅游重头庆典节目之一。
木桥尾端停泊的渔船
“姓氏桥”展现的淳朴风貌,数十年不变,带有怀旧气息。经过几代人的演变,这些气势非凡的公司和会馆成了今日槟城独有的文化与建筑遗产,不少也开放给游客参观,让人们了解到宗族在华人社区的重要性。

小小桥村宁静非常。不少住户敞开大门,几位阿嬷赤足坐在自家门前乘凉。对我们这群观光客早已习以为常,每每我们举起镜头为他们拍照时,他们都会很配合,脸上露出微笑。是的,这里的桥民依然保持着如昔日的生活作息,海上人家的豪爽和热情依然可以从他们身上散发出来。

到槟城旅游,当看到槟城的姓氏桥时,不管怎样,你也会想知道和了解一下,究竟这是怎样的一个地方。“姓氏桥”也曾多次面对被拆的危机,最后在村民抗议声中被中止。现在“姓氏桥”变得特别珍贵,因此都列入世界遗产范围内,以更完善的制度好好保存下来。